对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10号提案的答复(关于“一带一路”视野下南通强化国际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)
来源: 南通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:2021-06-21 11:39 累计次数: 字体:[ ]


民进南通市委员会:

你单位提出的《“一带一路”视野下南通强化国际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》的提案收悉,现就提案答复如下:

一、基本情况

近年来,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重要讲话精神,全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,奋力实现“一带一路”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。十三五期间,我市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新增境外投资项目152个,中方协议投资18.98亿美元,占全市总额的38%。在一带一路沿线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38.14亿美元,占全市总额的40.91%,具体呈现以下特点:

一是国际产能合作步伐明显加快。十三五期间,全市电子、纺织和化工等制造业新增境外投资项目138个,中方协议投资额17.36亿美元,占全市境外投资总量的34.55%。中天科技集团在印度、印尼、摩洛哥等国家设立了多家生产基地,海外销售覆盖147个国家和地区,全球化营销网络和市场不断健全。南通大东公司投资2470万美元,在越南兴建毛巾出口加工基地;同时,成套设备企业加强装备制造合作,惠生重工、江苏鹏飞等企业2020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 3.8亿美元,占全市总量的21.68%。

二是国际产能合作方式日趋多样。我市一批大中型企业、上市公司随着实力与能力的增强,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,开始由单一的绿地投资逐步向并购、参股等多元国际化战略转型。中国天楹16.3亿美元成功并购世界500强、西班牙ACS集团旗下Urbaser清洁公司,获得欧洲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;通富微电投资2.28亿美元,并购美国AMD马来西亚超威半导体工厂85%的股权,不仅扩大产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,而且获得世界先进封装技术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充分发挥资金、技术、管理优势,加快从劳务分包、工程分包和施工总承包为主,向“工程承包+融资”、“工程承包+融资+运营”等国际工程承包通行方式转变。

三是国际产能合作领域不断拓宽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深入推进,我市国际产能合作的市场领域和行业领域不断延伸。目前我市走出去项目已经拓展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,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伙伴成为我市走出去重点方向。同时,国际产能合作从我市纺织、服装、建筑等传统产业,逐步向新能源、船舶制造等新兴主导产业延伸。中天科技在印度、印尼、巴西等国家投资建设光纤光缆产能合作基地,并发挥其产品和技术优势,在印度、孟加拉、赞比亚、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承揽电力及通讯工程业务,延伸产业链,提升附加值。

四是国际产能合作主体实力逐步增强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,利用全球要素资源走出去,成为更多企业拓展海外发展空间的重要路径。罗莱、力星钢球、林洋能源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纷纷走出去,不断优化我市原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走出去主体结构。据统计,目前全市4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中,26家上市公司开展跨国经营业务,占比达53%。同时,我市建筑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。南通三建、南通建工、中南建筑等企业多次入选ENR全球最大250强国际承包商和江苏省建筑外经十强。

二、工作举措

近年来,我市不断深化“一带一路”产能合作,但质量和层次仍处于起步阶段。对外投资以纺织、服装、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,走出去主要是利用境外廉价劳动力和拓展国际市场为主,开展境外高新技术研发、并购世界知名品牌、建立国际营销网络、开发资源能源等投资项目偏少;对外承包工程主要以劳务分包、工程分包和施工总承包为主,大型基础设施建设、成套设备出口等附加值较高的工程项目不多。走出去企业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较弱,融资水平普遍不高等问题。围绕这些问题,我市重点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:

 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。加大组织推进力度,推动市政府出台《关于抢抓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机遇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意见》、《南通市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方案(2017~2019)》等文件,引导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,积极参与合作国家投资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。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,鼓励企业参与“一带一路”产能合作,提高沿线对外投资合作项目支持比例。

二是化解走出去风险。今年上半年,搭建了市级走出去企业信用保险统保平台,以保费费率优惠和保费补助的形式,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,降低企业海外项目政治风险投保成本近40%,实现走出去企业风险保障全覆盖。加强与信保、银行合作,探索企业保单融资模式创新。帮助走出去企业对接国开行、省口行,争取优惠贷款利率和信用额度,解决走出去企业融资难题。

三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。定期举办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国家投资合作推介会,推进我市企业走进东盟、中亚,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。成立以色列承包劳务协调分会,签署成员企业自律公约,创新外派人员履约保证保险,解决外派人员管理难题。构建海外经贸网络,加大企业间合作,引导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企业抱团出海、融合发展。与普华永道、基业长青等知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为企业提供前期咨询、项目规划、尽职调查等服务。

四是创新打造综合服务体系。建立由商务、发改、外管等部门组成的会商协调机制,定期召开协调会议,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发展难题;充分发挥外经行业协会和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作用,引导企业资源共享、携手合作、抱团发展;修订境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出台企业海外合规经营管理工作意见,增强企业合规经营意识,规范境外经营行为;加强与安保机构合作,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信息,强化境外安全管理。

五是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。牵头成立全省市级层面首个境外企业防控组,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并召开相关会议,切实做好境外企业、人员疫情防控工作;组织近100万防疫物资运往以色列、新加坡、日本、塞尔维亚等国家,助力境外企业、驻外使领馆和当地政府共抗疫情;帮助近700名走出去企业急需出国人员,最早自愿接种新冠疫苗,推进企业在疫情常态防控下加快复工复产;协调包机开航以色列2架次,运送近400名工人赴以施工。

三、下一步打算

贵单位提出的构建命运共同体、“抱团出海”、打造全面保障体系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提议非常有针对性,下阶段,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,助推企业更快走出去,全面深化“一带一路”国际产能合作。

一是做大境外投资规模。开展对外投资企业大调研,重点摸排有对外实际投资计划和投资额的企业,了解有实际投资但没有合规办理境外投资备案手续的企业,引导企业合规经营。建立走出去企业库、项目库,推进已备案(核准)项目的实施进度,对未及时对外投资的项目,深入赴企业了解情况、强化跟踪服务,助力企业顺利完成对外投资。

二是做亮南通铁军品牌。我市24家建筑特级资质企业中有10家具备援外实施资格,占全省一半以上,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。2020年南通三建、南通四建、中南建筑分别中标埃塞、加纳、毛塔3个援外工程项目,合计中标额5.56亿元,创历史之最。我局将继续加强与商务部合作局对接,做大援外工程规模;加强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对接,邀请承包商会在通举办央企对接会等活动,推介我市优质建筑企业走出去,在国际市场打响南通建筑品牌。

三是做强走出去能力。增强风险防范能力,在市级走出去信保统保平台基础上,对雇主履约责任险进行方案设计,扩大对外经政策扶持规模,帮助企业化解走出去风险,增强走出去信心;强化金融支持力度,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联系,支持企业申请国开、口行等优惠贷款,积极向亚投行推荐或申请“一带一路”投资合作项目,争取丝路基金、中国-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等国际投资基金的支持。

四是做实企业服务举措。利用好全省服务平台资源,借助省“全程相伴”服务平台以及出国劳务服务系统平台,在信息咨询、政策法规、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流程指导;化解企业用工困难,赴湖南娄底、湖北顾城、安徽博州、山西省等开展劳务资源对接,为企业储备一批紧缺劳动力;促进企业抱团发展,充分发挥外经协会作用,把南通企业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力量,提高市场竞争力;做好海外疫情防控,落实“春苗”行动,为走出去企业的疫苗接种提供服务。


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南通市商务局

         2021年6月21日